游上黄华寺

半日寻钟至,微茫路可求。
岩危如欲坠,水缓不成流。
草静栖寒鹿,林空集暮鸠。
白云飞欲尽,月上碧山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寻访黄华寺的所见所感,用自然景物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神秘的氛围。

前两句写诗人花了半天时间,循着钟声寻找寺庙,山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这里用"微茫"形容山路,既写出山路的模糊不清,也暗示寻访过程的不易。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了山间景色:岩石陡峭仿佛要坠落,溪水缓慢几乎看不出流动,安静的草丛中栖息着野鹿,空旷的树林里聚集着傍晚的斑鸠。这些描写不仅真实再现了山林的静谧,还通过"危""缓""静""空"等字眼,让画面充满张力——看似平静的景象中暗藏动感。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当白云快要散尽时,月亮悄然爬上了青翠的山顶。这个画面由动转静,白云的飘动与明月的升起形成对比,用最简洁的笔墨勾勒出黄昏转夜景的微妙时刻,给人无限遐想。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寻路、看山观水,到发现动物踪迹,最后镜头拉远,展现云月交替的宏大场景。诗人没有直接抒发感情,但通过对景物的精准捕捉,让读者能感受到他寻幽访胜的闲适心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