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闻人参议来贤岩
仟事不可考,灵踪閟幽微。
我怀采芝人,寤寐心目怡。
松阴月华冷,竹露晨光晞。
福地萃七贤,语屑落霏霏。
凤鸣怅莫闻,鹤驾邈难追。
斲石出秀句,神物尚凭依。
眷兹玄云英,挺然柱石姿。
孰能鞭万牛,挽此岁寒枝。
臧孙信有后,深慰鲁人思。
我怀采芝人,寤寐心目怡。
松阴月华冷,竹露晨光晞。
福地萃七贤,语屑落霏霏。
凤鸣怅莫闻,鹤驾邈难追。
斲石出秀句,神物尚凭依。
眷兹玄云英,挺然柱石姿。
孰能鞭万牛,挽此岁寒枝。
臧孙信有后,深慰鲁人思。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贤者的追慕,语言清新自然,充满山林气息。
开头四句写诗人对古代隐士的怀念。"仟事不可考"说古老的事迹已难考证,"灵踪閟幽微"说仙人的踪迹隐没在幽深之处。诗人日夜思念那些采灵芝的隐士,想起来就觉得心神愉悦。
中间六句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林晨景。松树荫下月光清冷,竹叶上的晨露渐渐消散。在这福地聚集着七位贤人,他们谈话时落下的言语像细雨般纷飞。诗人惆怅听不到凤凰的鸣叫,也追不上仙人乘鹤飞去的踪影。
接着四句写岩石上刻着的诗句。"斲石出秀句"说凿开石头发现优美的诗句,这些诗句似乎有神灵依附。诗人赞叹这些如玄云般高洁的英才,他们像柱石一样挺拔坚毅。
最后四句表达诗人的感慨。谁能驱使万头牛的力量,来挽回这寒冬中的树枝(比喻贤者)?诗人用"臧孙"的典故(春秋时鲁国贤大夫),说贤人终有传人,这深深安慰了像鲁国人一样思念贤者的人们。
全诗通过对隐士、贤者的追慕,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诗中"松阴月华"、"竹露晨光"等意象清新脱俗,"凤鸣鹤驾"的想象富有仙气,展现了典型的文人山林情趣。
刘应时
四明人,字良佐。喜好诗,与陆游、杨万里友善。有《颐庵居士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