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纪事 其二

狼莽豕突尚郊畿,道路传闻互是非。
原野萧条邮骑少,庙堂镇静羽书稀。
貔貅猛已吞铜马,冰雪寒应透铁衣。
独自园林乐钟鼓,有人伴食在黄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边疆动荡、朝廷镇定的场景,展现了社会的不同面貌。

首句“狼莽豕突尚郊畿”形容边境地区混乱不安,犹如野狼和野猪的侵扰,隐喻敌人侵犯边境。这里的“郊畿”指接近都城的边疆地区。

“道路传闻互是非”意思是道路上的人们在议论纷纷,说法不一,反映了战事的不确定性。

“原野萧条邮骑少”描绘了战场上萧条的景象,骑马传递军情的邮差也少了,暗示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困苦。

“庙堂镇静羽书稀”则转向都城里,庙堂指朝廷,尽管边疆动荡,但朝廷却显得宁静,文书传递的频率也降低了,说明朝廷能够保持镇定,处理事情井然有序。

接下来,诗人通过“貔貅猛已吞铜马,冰雪寒应透铁衣”这两句,用拟人化的手法,描述了军人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即使在冰雪寒冷的天气中,铁制的战衣也无法阻挡寒冷,他们依然精神抖擞。

最后两句“独自园林乐钟鼓,有人伴食在黄扉”形成鲜明对比。前一句描绘了诗人在园林中自得其乐,钟鼓声声,享受着宁静与安逸。后一句则讽刺某些官员在朝廷中无所事事,只是享受着官位带来的待遇,没有真正为国家做出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与都城、战士与文官的不同描绘,反映了社会的复杂面貌,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关注与忧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