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

凿地破除函谷帝,埋金厌胜郢中王。
兴亡总不关君事,五百年前枉断肠。

现代解析

这首诗借古讽今,通过金陵(南京)的历史典故探讨王朝兴衰的深层逻辑。

前两句用两个历史典故:秦始皇为巩固统治曾"凿地"破坏金陵王气(函谷帝代指秦朝),楚威王为镇住此地龙脉曾"埋金"镇压(郢中王代指楚国)。但后两句笔锋一转,指出这些举动都是徒劳——无论统治者如何折腾,王朝更替自有其规律,与个人意志无关。五百年前为这些事操心,现在看来不过是白费心思。

诗人用"枉断肠"这个生动的口语化表达,讽刺了历代统治者劳心费力却改变不了历史洪流的可笑。全诗精髓在于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历史规律:兴亡成败从不由某个人的意志决定,过度干预反而显得荒唐。这种看透历史的通达视角,让诗歌在简练中透出智慧的光芒。

曾极

抚州临川人,字景建,号云巢。曾滂子。承家学。朱熹得其书及诗,大异之,遂书问往来,期以深望。因题诗金陵行宫龙屏,忤丞相史弥远,谪道州,卒。有《舂陵小雅》、《金陵百咏》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