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

高挹方诸荐水仓,醮坛时见烛神光。
日边甲帐虽虚设,汾上楼船不可忘。
船概碧霄甘露白,鼎迁幽壤瑞云黄。
东巡岱岳探金策,倒指宁闻寿数长。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汉武帝追求长生不老、热衷祭祀求仙的传奇故事,用生动的画面和隐喻展现了帝王对永恒权力的渴望。

前两句描写汉武帝虔诚的祭祀场景:他恭敬地捧着方诸(祭祀用的玉器)献上美酒,神坛的烛光中仿佛真有神明显现。这里用"高挹""神光"等词烘托出庄严神秘的氛围。

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虽然为神仙准备的华丽帐篷(甲帐)始终空着,但汉武帝仍难忘在汾河乘楼船求仙的经历。"碧霄甘露"和"幽壤瑞云"的彩色意象,暗喻他既向往天界甘露,又贪恋人间祥瑞。

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即便汉武帝东巡泰山寻找长生秘术(金策),但倒计时的手指终究无法让寿命延长。这里"倒指"的意象既形象又深刻,暗示时间不可逆转的残酷。

全诗用"楼船""金策"等典型物象勾勒出汉武帝的求仙活动,通过虚实相生的写法,在华丽辞藻中暗含讽刺——再强大的帝王也难逃生死规律。这种将历史典故转化为诗意画面的手法,让读者既能感受汉代皇室的恢弘气象,又能体会诗人对权力欲望的深刻反思。

刘骘

刘骘,潭州长沙(今属湖南)人,一作湘乡人(《湖南通志》卷一三四)。太宗雍熙二年(九八五)进士,除潭州教授(同上书)。真宗咸平二年(九九九)以秘书丞直集贤院(《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一之二四)。六年,出知衡州。大中祥符元年(一○○八),责监涟水军商税。二年,知道州(《永州府志》卷一一)。今录诗八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