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道成上人院

花宫城郭内,师住亦清凉。
何必天台寺,幽蝉瀑布房。
簟舒湘竹滑,茗煮蜀芽香。
更看道高处,居侯题翠梁。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道成上人)清幽雅致的修行生活,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超脱尘世的禅意之美。

前两句点明地点:高僧住在繁华城中的一座寺庙(花宫),却意外地清凉宁静。诗人用"何必"二字巧妙转折:修行何必非要去遥远的天台山?这里同样有幽静的蝉鸣、瀑布般的水声,暗指修行重在心境而非地点。

中间四句用生活细节营造意境:湘竹编织的凉席光滑清爽,蜀地新芽煮的茶清香四溢。这些质朴的享受,衬托出高僧淡泊的雅趣。最后两句升华主题:抬头看见房梁上题写的诗句(可能是居侯所题),暗示这里不仅是居所,更是精神高地。

全诗用"城中净土"的巧妙构思,传递出"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诗人通过清凉的触感、茶香的味道、梁上的墨迹等具体意象,让读者感受到:真正的修行不在深山,而在日常生活的清净心中。这种"闹中取静"的生活智慧,对现代人也有启发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