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台怀古 其六 戏马台

项王崛起窥王图,岩壑猛啸千人菟。
秦家天下相血视,长鎗大剑还相屠。
当年戏马高台下,万骑如云蹴原野。
关中赤烬气成虹,帐下悲歌泪盈把。
乌江波澜秋声悲,彭城草树秋无辉。
汉祖长歌归沛邑,吾宁斗智不斗力。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十台怀古·戏马台》用生动的画面和强烈的情感,讲述了项羽从崛起到失败的故事。我们可以分几个部分来理解:

1. 项羽的霸气登场 开头四句像电影特写:项羽像猛虎出山,带着千军万马("千人菟"指他如猛虎般的军队)。他推翻暴秦时,战场上刀光剑影、血流成河,展现了项羽用武力打天下的特点。

2. 辉煌与转折 中间四句形成对比:当年项羽在戏马台检阅大军时,万马奔腾的壮观场面("万骑如云"),转眼变成火烧咸阳后的惨淡("赤烬"指火光)。最后在垓下被围时,项羽与虞姬的诀别("帐下悲歌"就是著名的"霸王别姬"场景)。

3. 悲剧结局 接着用秋天景象渲染悲凉:乌江的水声像在哭泣,彭城的草木都失去光彩。这里暗指项羽在乌江自刎,而他曾经的都城彭城也黯然失色。

4. 历史反思 最后两句点出核心:刘邦唱着《大风歌》衣锦还乡,用"斗智"战胜了"斗力"的项羽。诗人通过对比两人的不同选择,暗示单靠武力难以长久,智慧才是取胜关键。

全诗用强烈的画面对比(如万马奔腾vs乌江悲歌)、情感冲击(霸气-悲壮-凄凉),让读者感受到项羽从巅峰到陨落的戏剧性人生。最后用刘邦的成功反衬,引发对"武力与智慧"的思考,既有史诗感又有人生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