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少仪望云图

天上浮云无定踪,倏忽变转随长风。
如鸟如衣如擘絮,何如游子飘零西复东。
忆君入洛年华盛,路指天门未为觅。
十年奔马走三边,千古才人同一命。
有才无命奈君何,不用悲伤损太和。
东方且向市中隐,宁戚谁当朱下歌。
幕府沈沈白日陨,出门怅望南天尽。
南天一望尽浮云,不见黔阳白发人。
白发一白不可黑,游子愁思泪沾臆。
昨夜风吹大火流,梦魂飞绕芳杜洲。
芳杜洲前山水隔,觉来依旧南云白。
男儿生世不得铭功勒石燕然山,岌峨空负头上冠。
会须吸饮藐姑上,聊可浮沈宾佐间。
我闻人情圣人有弗禁,安能低颜龌龊长不欢。
天空地阔任所适,何日开笼放白鹇。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浮云比喻游子的漂泊命运,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自由的向往。

开篇用浮云的形象描绘人生的无常——云朵一会儿像飞鸟,一会儿像衣裳,一会儿又像撕碎的棉絮,就像游子四处漂泊居无定所。诗人想起朋友年轻时意气风发进京求仕("入洛"指去都城),本想在官场大展宏图,结果十年来只能在边疆奔波,和历史上所有怀才不遇的文人一样命运坎坷。

诗中劝慰朋友:既然有才华却时运不济,不如看开些。可以像古人东方朔那样大隐隐于市,或者像宁戚那样坦然面对命运。但看着日落时分的衙门(幕府),诗人还是忍不住遥望南方故乡,思念家中白发老人。"白发一白不可黑"这句特别动人,说时光流逝无法逆转,漂泊的游子只能暗自垂泪。

后段写诗人梦回芳草萋萋的家乡(芳杜洲),醒来却只见南方天际的浮云。他感叹男儿不能像东汉名将那样在燕然山刻石记功,空戴着高高的官帽(岌峨冠)却没有作为。最后迸发出强烈呐喊:与其卑躬屈膝郁郁寡欢,不如像白鹇鸟挣脱牢笼,在天地间自由翱翔。

全诗最打动人心的有三点: 1. 用不断变换的云朵比喻人生漂泊,画面感极强 2. "白发不可黑"这样质朴却深刻的句子,道尽时光无情 3. 结尾冲破世俗束缚的呐喊,展现了对精神自由的强烈渴望

诗中交织着对朋友的劝慰、对家乡的思念、对现实的无奈,最终升华为对生命自由的追求,情感层层递进,很容易引起现代读者关于人生抉择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