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湛师回罗浮花首山

翩然拂袖忽然回,带得罗浮面目来。
乞食又还双足茧,坐禅岂是寸心灰。
故依花首从三靖,旋摘茶芽供一杯。
兰若苦空君不厌,可能为我扫苍苔。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湛师)从罗浮山归来的情景,展现了他清苦修行却自在洒脱的生活态度。

前两句写僧人归来时的飘逸姿态——他衣袖轻扬突然返回,仿佛把罗浮山的灵气都带回来了。这里"罗浮面目"用拟人手法,把山写活了。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僧人的生活:他外出化缘走得双脚起茧,但打坐修行时内心并非死寂;选择在花首山静修,随手采摘新茶待客。这些细节展现了修行者"苦中作乐"的境界——生活清贫(乞食、坐禅),却充满生机(新茶待客)。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僧人的调侃式请求:你既然能忍受寺院清苦,能不能顺便帮我扫扫青苔?这种轻松的对话感,透露出诗人与僧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全诗通过几个生活片段,塑造了一位超脱物欲却又充满生活情趣的修行者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苦而不怨"的生活智慧——在简朴中发现乐趣,在清修中保持鲜活。诗人用日常语言写修行,让高深的佛理变得亲切可感。

李昴英

李昴英(1200—1257),字俊明,号文溪。广东番禺人。南宋名臣。早年受业崔与之门下,主修《春秋》。南宋宝庆二年(1226),李昴英上京会试,成广东科举考试的第一位探花,后任福建汀州推官。端平三年(1236)后,曾任太学博士,直秘阁知赣州等职。淳祐元年(1241)被丞相杜范荐任为吏部郎官。淳祐二年(1242),任太宗正卿兼国史馆编修,后又升任为龙图阁待制,吏部侍郎,封以番禺开国男爵位。宝佑五年(1257),在广州病逝。著有《文溪集》、《文溪词》等多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