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曦春谷讲师

有德高僧亦有年,少曾行到寺门前。寻常独看华严处,十二时中柏子烟。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僧日常生活片段,通过几个简单却富有禅意的画面,传递出修行者淡泊宁静的精神世界。

前两句"有德高僧亦有年,少曾行到寺门前"像电影开场:我们看到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和尚,他年轻时也曾像寻常僧人一样云游四方,如今已在这寺庙修行多年。这里用"少曾行到"暗示时光流转,年轻时走过的山门,如今成了终老之地。

后两句转入更细腻的描写:"寻常独看华严处"展现老僧每日雷打不动的功课——独自研读《华严经》。这部佛经以浩瀚深邃著称,而"独看"二字既显孤寂,更见专注。最妙的是结句"十二时中柏子烟",将时间具象化:佛前长明的柏子香,从早到晚袅袅不绝。这个画面既写实(寺庙常燃香火)又象征(代表修行永不停歇),香烟与经卷相伴,便是老僧的全部世界。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用白描手法勾勒的水墨画:山门、经卷、香炉,几个元素就构建出超然物外的意境。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平凡中的永恒"——看似重复的日常里,藏着对信仰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读者能感受到,这位老僧早已把修行化作了呼吸般的自然,这正是禅宗所追求的"行住坐卧皆是禅"的境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