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行

潮落潮生渐远行,不堪回首望松京。
海门千里来相送,只有青山最有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离乡远行者的复杂心情,用自然景物巧妙传递了人情冷暖。

前两句"潮落潮生渐远行,不堪回首望松京":用潮水涨落比喻人生起伏,暗示这次远行是命运使然。游子乘船渐渐远去,连回头望一眼故乡的勇气都没有——不是不想看,而是看了会更伤心。这种"近乡情更怯"的心理很真实。

后两句"海门千里来相送,只有青山最有情":最打动人心的对比。千里送行的人或许有,但最终发现最深情的是默默伫立的青山。这里暗含两层意思:一是人情淡薄,送行者可能只是客套;二是自然永恒,青山像老友般始终相伴,比善变的人心更可靠。

全诗妙在把离愁别绪写得举重若轻。没有痛哭流涕的场面,只是通过潮水、青山这些寻常景物,就道出了"世间冷暖,山水最知心"的人生感悟。现代人读来依然能共鸣——当我们离开熟悉的环境时,往往也是那些不变的风景最能抚慰人心。

郑梦周

郑梦周(1337年-1392年),草名梦兰,9岁改名梦龙,字达可,号圃隐,谥号文史,朝鲜高丽王朝末期时政治家、外交家、哲学家、文学家,被誉为朝鲜理学之祖。庆尚北道永川人。梦周祖上皆是武官,幼年发奋学文,自学成才,高丽恭愍王王祺九年(1360年)中举,十六年(1367年)受李穑赏识,出任学官,负责讲解朱子集注。后因父亲去世,辞官守孝三年,回朝后任大司成,负责同中国明朝重建朝贡关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