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纸被

纸衾方幅六七尺,厚软轻温腻而白。
霜天雪夜最相宜,不使寒侵独眠客。
老夫得此良多年,旧物宝爱同青毡。
不论素■(羊罽)出南海,岂羡文锦来西川。
受用将图此生过,争柰义孙要与阿翁相伴卧。
阿翁夜夜苦丁宁,莫学恶睡骄儿轻踏破。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温暖的生活小故事,主角是一条用了很多年的纸被子。

开头四句像直播带货:这条纸被子长宽六七尺,又厚又软又轻又白,下雪天盖着最舒服,独居的人再也不怕冷了。这里用"腻而白"形容被子质感,像在摸一块上好的白玉,画面感很强。

中间四句是凡尔赛现场:老爷子炫耀这条老被子比进口货还金贵——南海产的羊绒毯算什么?四川来的锦绣被也不稀罕!"旧物宝爱同青毡"这句特别真实,就像我们现在舍不得扔那件穿破的旧毛衣。

最后六句画风突变,变成温馨家庭剧:老爷子本打算盖着这被子养老,结果小曾孙非要挤过来睡。每天夜里都要叮嘱熊孩子:"别学那些睡相差的娃,把爷爷的宝贝被子踢破了!"这里"义孙"可能是收养的孙子,反而更显亲情珍贵。

全诗妙在三点:
1. 把普通纸被子写得像奢侈品,教我们发现日常用品的价值
2. "霜天雪夜最相宜"这种反差萌——最脆弱的纸反而最抗寒
3. 结尾祖孙同被的细节,比什么贵重礼物都温暖

本质上是在说:真正的好生活不在多奢华,而在于这些带着体温的记忆。就像我们现在怀念奶奶手缝的棉花被,贵的不是材料,是里面缝进去的牵挂。

龚诩

龚诩(1381~1469)明代学者。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有《野古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