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其六

千寻练挂双流瀑(百丈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观的瀑布景象,短短七个字却充满画面感。

"千寻练"形容瀑布像千丈长的白练(古代对白色丝织品的称呼),既写出了瀑布的高度,又用"练"这个柔软的形象来表现水流倾泻时的飘逸感。"双流瀑"则点明这是两条并流的瀑布,让画面更具立体感。

最妙的是括号里的"百丈岩",看似补充说明,实则暗藏玄机:一方面交代了瀑布依托的岩壁高度,另一方面通过"百丈"与"千寻"的对比(古代八尺为一寻),用夸张手法突出视觉冲击力。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让读者既能想象具体场景,又能感受到超越现实的壮美。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慢镜头:银白的瀑布从云端垂下,在陡峭的岩壁间分叉流淌,既有丝绸般的柔美,又有银河落九天般的磅礴气势。诗人用最精简的文字,唤醒了我们对自然奇观的无限想象。

章得象

(978—1048)建州浦城人,字希言。真宗咸平五年进士。授大理丞、知玉山县。历知台、南雄、洪州。入翰林为学士,积官礼部侍郎兼龙图阁学士,进承旨兼侍讲学士。在翰林十二年,刘太后听政时能独立自守,为仁宗所赏识。景祐三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改户部侍郎。宝元元年拜相。居中书八年,不用宗党亲戚。庆历中,于范仲淹等推行新政持缄默态度,遂以久居相位无所建明遭劾。五年,出判陈州及河南府,寻以疾致仕。卒谥文宪,改文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