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南海口眺望大海时的所见所感,充满壮阔的意境和超脱的情怀。
开篇两句"汪洋一派碧天低,何事潮龙不稳栖"用夸张手法展现海天相接的震撼画面:无边的大海让蓝天都显得低垂,而汹涌的潮水像不安分的巨龙在翻腾。这里把自然力量拟人化,暗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中间四句形成动静对比:潮水拍打长城的轰鸣("紫塞"指长城)与风平浪静时远眺山东("青齐"指齐鲁之地)的安宁交替出现。清晨登高能洗涤尘俗("俗襟洗"),黄昏时尘雾却又遮蔽了对岸。这种变化既写实景,也暗喻人生起伏。
结尾两句抒发超然物外之志:诗人早就想乘着仙船("仙槎"传说中登天的木筏)随心漂泊,与餐霞饮露的隐士为伴。这里的"飧霞"指道家修仙行为,表达了对世俗的疏离和对自由的向往。
全诗通过大海的壮美与变幻,寄托了诗人既想挣脱尘世束缚,又难舍人间风景的矛盾心理。写景气势磅礴,抒情含蓄深远,在赞叹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