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归留辞沈侍郎

一第久乖期,深心已自疑。沧江归恨远,紫阁别愁迟。
稽古成何事,龙钟负已知。依门非近日,不虑旧恩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向朋友沈侍郎辞别时写的,表达了自己科举失意、年华老去的苦闷,以及对友人知遇之恩的感激。

逐句解析:

1. “一第久乖期,深心已自疑。” - 我很久都没能考上进士,心里已经开始怀疑自己。 - 开篇直抒胸臆,写出科举失败的打击和内心的迷茫。

2. “沧江归恨远,紫阁别愁迟。” - 望着苍茫的江水,离别的遗憾更深;在紫阁(可能指沈侍郎的居所)告别,愁绪久久不散。 - 用“沧江”“紫阁”两个意象,渲染离别的伤感。

3. “稽古成何事,龙钟负已知。” - 钻研古籍有什么用呢?如今老态龙钟,辜负了你的赏识。 - “稽古”指研究古籍,暗指科举备考;“龙钟”形容老态,写出年华逝去的无奈。

4. “依门非近日,不虑旧恩移。” - 虽然我不能像以前那样常来拜访你,但我不担心你会忘记旧日的恩情。 - 最后表达对友人始终如一的信任,即使自己落魄,依然相信对方的友情。

整体赏析:

这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作者没有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最直接的语言,写出了科举失败后的失落、对年华老去的无奈,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 失意但不绝望: 虽然科举失败,但作者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坦然接受现实。 * 感恩之心: 即使自己落魄,依然铭记友人的知遇之恩,并相信这份情谊不会改变。 * 离别的伤感: 诗中充满了对离别的依依不舍,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坦然和对友情的坚定信念。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和质朴,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失意文人的内心世界,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和力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