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氏仁寿堂次韵

黄叶青苔书掩关,无端两鬓为诗斑。
胸吞云梦不知岸,堂在崆峒岂有山。
卷道暮年荆璞在,传家遗墨浦珠还。
王良去后盐车厄,老骥空怀十二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晚年文人的心境和志向,语言质朴但情感深沉。

前两句写实景:黄叶青苔掩着书房门,诗人两鬓斑白却仍痴迷写诗。用"无端"二字带出自嘲,暗示写诗已成习惯,白发因诗而生却不后悔。

中间四句用典故展现诗人的胸怀和家学:第三句用"云梦泽"典故,形容胸襟开阔如大泽无边;第四句反用"崆峒山"典故,说虽居陋室但精神境界崇高。五六句写晚年仍怀抱才学如"荆山玉",家传墨宝如"合浦珠"般珍贵。

最后两句借"王良相马"和"老骥伏枥"的典故,吐露怀才不遇的苦闷:善相马的王良已逝,千里马只能拉盐车(比喻大材小用);老马虽向往自由奔驰(十二闲指理想状态),却只能困守马厩。

全诗在自嘲中透着傲骨,在落寞中坚守清高。老人把书房当天地,以诗书为寄托,虽不得志仍保持着文人风骨,这种复杂心境通过日常景物和典故自然流露,读来令人感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