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华清宫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犹有 一作:惟有)

译文及注释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ní)(cháng)四海兵。
君主追求淫逸,将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结果,兵变作乱。
霓裳:指霓裳羽衣曲。

玉辇(niǎn)升天人已尽,故宫犹有树长生。(犹有 一作:惟有)
帝后升天,惟有千年长生树仍直直地长在那里。
玉辇:天子所乘之车,以玉为饰,又称玉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君主追求淫逸,将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结果,兵变作乱。
帝后升天,惟有千年长生树仍直直地长在那里。

注释
霓裳:指霓裳羽衣曲。
玉辇:天子所乘之车,以玉为饰,又称玉辂。

赏析

华清宫,中国古代离宫,以温泉汤池著称,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据文献记载,秦始皇曾在此“砌石起宇”,西汉、北魏、北周、隋代亦建汤池。华清宫在后世名声大噪,唐玄宗、杨贵妃二人功不可没。而历来以“华清宫”为题材的咏史诗,也基本都是唐玄宗、杨贵妃二人密切相联。李约的《过华清宫》就是其中的一首,此诗通过咏史抒怀,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感叹王朝兴衰,抒发黍离之悲。

首句就直斥玄宗皇帝:作为一国之君,玄宗皇帝耽于享乐,追求淫逸,反把国计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轻。第二句用“一曲霓裳”一笔带过唐玄宗、杨贵妃二人沉醉于歌舞的享受生活。“四海兵”三字,是唐玄宗、杨贵妃二人耽于享乐、追求淫逸所酿成的苦果: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使盛唐走向了衰微。这与杜牧的“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有异曲同工之妙。君王以“万机”为轻,却以享乐为重,酿成亡国之大祸必在情理之中,正所谓“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三、四两句是诗人目睹华清宫的景象:帝妃早已升天作古,只有四季“长生”的树木,见证了华清宫的兴衰。

这首诗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为背景,用通俗的画面揭示了沉迷享乐导致亡国的历史教训。

前两句直接点明问题核心:皇帝只顾着玩乐,把国家大事当儿戏。他和杨贵妃沉醉在《霓裳羽衣曲》中时,殊不知天下已经战乱四起。"万机轻"三个字特别生动,把皇帝玩忽职守的态度写得入木三分。

后两句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反差:当年坐着豪华马车升天(指逃往蜀地)的皇帝和妃子早已不在人世,而华清宫里那些树木却依然茂盛生长。这里"树长生"的意象特别巧妙,既讽刺了人类妄图长生不老的荒唐,又暗示大自然的永恒与人事的短暂。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它没有直接说教,而是通过"游乐"与"兵乱"、"人尽"与"树长生"的鲜明对比,让读者自己体会出"玩物丧志必误国"的道理。就像用两个电影镜头:一个是歌舞升平的华清宫,一个是烽火连天的战场,画面的切换自然让人深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