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交行
驱车涉广川,扬帆陟崇丘。
结交四海内,中道多愆尤。
朔风厉苦节,独鹤横九州。
朝拂三岛树,夕过五城楼。
两翅偶寒影,旷然何所求。
登高临大江,日暮万里流。
时哉疏凿人,八年忘外留。
出必益稷俱,归与夔龙俦。
进退两不疑,功成垂千秋。
万事日相敚,恩情若云浮。
吾心苟不渝,反覆安足仇。
自非天地外,何能独忘忧。
结交四海内,中道多愆尤。
朔风厉苦节,独鹤横九州。
朝拂三岛树,夕过五城楼。
两翅偶寒影,旷然何所求。
登高临大江,日暮万里流。
时哉疏凿人,八年忘外留。
出必益稷俱,归与夔龙俦。
进退两不疑,功成垂千秋。
万事日相敚,恩情若云浮。
吾心苟不渝,反覆安足仇。
自非天地外,何能独忘忧。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世间交友、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经历的孤独与坚持,最终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烦恼的豁达心态。
诗的开头用"驱车""扬帆"的意象,展现主人公四处奔波、广交朋友的场景,但很快点明"中道多愆尤"——交友路上常遇背叛和失望。就像北风中的孤鹤,虽然能飞越九州、掠过仙岛,但始终形单影只,找不到真正的归宿。
中间部分通过大江、日暮的壮阔景象,引出对大禹治水("疏凿人"指大禹)等古代贤臣的追慕。他们与良臣益、稷、夔、龙为伴,进退有度,功业永垂。这与现实中"万事日相敚(争夺)"的浮躁形成对比,暗示诗人对真挚情谊和崇高理想的向往。
最后四句是诗眼:只要内心坚定,外界的反复无常就不足为仇。诗人认识到,只要身处天地之间,就难免忧愁,但这种认知反而让他获得了一种释然——既然烦恼不可避免,不如坦然面对。
全诗以孤鹤自喻,在苍茫天地间寻找精神寄托,既有对世态炎凉的感叹,也展现了坚守本心、超越世俗的智慧。诗中"寒影""万里流"等意象苍劲有力,结尾的感悟既现实又超脱,容易引起现代人关于处世之道的共鸣。
揭傒斯
揭傒斯(1274~1344)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字曼硕,号贞文,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人。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