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松江乘船时的所见所感,充满漂泊人生的感慨。
前两句写诗人原本在山中住所招待老朋友,转眼间又乘着飞云般的轻舟离开。这里的"飞云"既是形容船行轻快,也暗喻人生如云般漂泊不定。一个"又"字透露出诗人频繁奔波的疲惫。
后两句画面感极强:江面白浪翻滚如千朵白花,一叶小舟在浪中穿行。诗人望着茫茫天地,突然感到自己就像这小舟一样,在浩瀚世界中随波浮沉。"此生浮"三字点明主题——人生就像这江上孤舟,充满未知与漂泊感。
全诗用简练的笔触,通过"山房"与"飞云"、"白浪"与"孤帆"的对比,把人生无常、身不由己的感慨写得既形象又深刻。特别是最后"茫茫天地此生浮"七个字,道出了多少人在命运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黄溍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