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诗人写给戴户部仲鹖的一首怀念诗,虽然诗中有一些典故,但整体上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传达了怀念的情感。
1. 开头的场景:“醉后分携不记吾,晚宜堂畔费招呼”。诗人回忆起与戴户部的分离,当时是在晚宜堂,他们曾多次相聚,但现在回忆起来,只剩下对方的身影难以忘怀。
2. 离别与孤独:“人归别浦江声远,鹤寐闲庭月影孤”。诗人提到了别浦(分手的地方)和江声(代表离别之声),以及鹤在庭院中独自睡觉,月光洒在庭院里的孤独景象。这里用鹤和月光的孤独景象,表达出了诗人和他的朋友分别之后的孤独与寂寥。
3. 情感的寄望:“邂逅我堪怀叔度,风尘谁复问狂夫”。这里诗人提到“叔度”,指的是东汉的李膺,他以仁厚和宽容闻名,这里诗人借喻自己希望能像李膺一样,即使在人世间忙碌奔波中,仍然保持内心的纯净与宽厚。而“风尘谁复问狂夫”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那些不理解他的人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不为所动的态度。
4. 未来的期盼:“他时相忆还劳子,巳约东溟旧钓徒”。诗人对未来表达了期望,希望能够再次相聚,同时也提到了和老朋友一起垂钓的愿望。这种对未来相聚的美好向往,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温暖与希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戴户部的深切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面对世事变迁时的无奈与超然态度,画面感较强,情感真挚,富有意境。
殷云霄
殷云霄(1480年―1516年),字近夫,号石川,寿张(今山东省阳谷县寿张镇北台村)人,明代官员、诗人。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官至南京工科给事中,政事多务清简。明武宗纳有娠女子马姬,殷云霄偕同官疏谏,以峭直称。殷云霄有志诗文,才情富赡,为“十才子”之一。撰有《石川集》四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