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钓隐翁

带夕蝉鸣疏柳斜,溪光鸥外淡晴莎。
夜深明月无人钓,落尽西风白藕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到夜晚的宁静水乡图景,通过四个镜头传递出淡淡的寂寥感。

前两句是黄昏景象:夕阳下蝉在稀疏的柳枝间鸣叫,溪水泛着微光,沙洲上鸥鸟掠过,初晴的莎草显得格外素淡。这里用"带夕"、"疏柳"、"淡晴"等词营造出秋日特有的清冷氛围,蝉鸣和飞鸥为画面增添了动态感。

后两句转入夜景:夜深人静时,明月倒映水中却无人垂钓,西风吹落了最后的白藕花。这两句最妙的是"无人钓"的明月,既写实景又暗含隐喻——或许指隐士已逝,再也无人来此赏月垂钓。凋零的白藕花更是强化了生命消逝的惆怅。

全诗像一组电影镜头,从黄昏到深夜,从有声到寂静,通过蝉、鸥、月、花等意象的转换,不直接写人却处处透着对人的怀念。语言看似清淡,实则每个景物选择都暗含深意,需要读者细细品味其中的人生况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