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其四 怀旧

螺黛凝烟髻,鸭绿腻春塘。
相逢恰是丽景、横笛嘹清商。
素质休教粉污,自有天然标格。
淡扫寿阳妆。
醋醋猩裙艳,盼盼燕泥香。
芹芽白,兰芽紫,舣归航。
旧时舞榭、何处画壁女萝荒。
草没银筝院落,苔长凤鞋花径,佳节倍思量。
一百五寒食,七十二鸳鸯。

现代解析

这首《水调歌头》描绘了一幅春日怀旧的画卷,通过今昔对比,流露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深深眷恋。

上阕开篇用"螺黛色的发髻如烟雾缭绕,碧绿的春塘泛着油光"这样生动的比喻,勾勒出春日丽景。接着描写一位清雅脱俗的女子,她不需要浓妆艳抹,"天然标格"(天生的气质)就足够动人。这里用"寿阳妆"(淡雅的妆容)和"猩裙""燕泥"等意象,既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又暗示了春天的气息。

下阕笔锋一转,从回忆拉回现实。"芹芽白,兰芽紫"的鲜嫩色彩,反衬出"舞榭""画壁"的荒凉。曾经歌舞升平的地方,如今已是杂草丛生,苔藓遍布。特别是"银筝院落"和"凤鞋花径"这两个细节,让人联想到昔日的繁华与现在的萧条,形成强烈对比。

最后两句"一百五寒食,七十二鸳鸯"最为精妙。寒食节(清明前一两日)的凄清氛围,与"七十二鸳鸯"(可能指曾经成双成对的恋人)的温暖回忆形成反差,凸显出"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惆怅。数字的运用既具体又含蓄,让这份思念显得更加深沉。

全词就像一部微型的时光电影,上阕是色彩明丽的青春片段,下阕是泛黄的老照片,通过今昔对比,把对逝去美好的怀念表达得既唯美又伤感。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春色依旧,人事已非,唯有回忆永远鲜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