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中趣赠上饶危逸人
问君琴中趣,好在山水间。
山风吹雨木萧瑟,山月照石泉潺湲。
五音低昂宫徵变,紫鸾和鸣白鹤怨。
空桑既远郑卫繁,筝琶之耳谁能辨。
五柳先生好素琴,君今仍爱弦上音。
邈哉古音传古意,更请为问雍门子。
山风吹雨木萧瑟,山月照石泉潺湲。
五音低昂宫徵变,紫鸾和鸣白鹤怨。
空桑既远郑卫繁,筝琶之耳谁能辨。
五柳先生好素琴,君今仍爱弦上音。
邈哉古音传古意,更请为问雍门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琴为主题,通过描绘山水间的自然意境和音乐的魅力,表达了作者对高雅艺术的追求和对世俗浮躁的批判。
开头两句直接点题,问对方弹琴的乐趣在哪里,答案就在山水之间。这里用自然风光来比喻琴声的美妙,说明真正的琴趣不在于技巧,而在于能否传达出山水般的意境。
接下来四句用生动的画面描绘琴声:山风吹过树林的萧瑟声,月光下石泉的潺潺流水声,琴音高低变化如同紫鸾鸣叫、白鹤哀怨。这些比喻让抽象的琴声变得具体可感,说明高雅的琴音能唤起人们对自然的联想。
然后笔锋一转,批评当下音乐品味的堕落:古琴(空桑)的传统已经远去,人们沉迷于郑卫之音(古代认为的低俗音乐),普通人的耳朵只能欣赏筝琶这类俗乐,无法辨别真正的高雅音乐。
最后用两个典故表达对知音的期待:五柳先生(陶渊明)喜欢素琴(不加装饰的琴),说明真正的高人追求的是音乐的本质;雍门子(古代琴师)代表能理解古琴真谛的人,暗示希望对方能成为自己的知音。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将山水自然的纯净与琴音的高雅相对应,同时批判了世俗音乐的肤浅,表达了作者对艺术本质的坚守和对知音的渴望。语言上善用比喻,将抽象的琴声转化为具体的自然景象,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琴音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