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酒 其一

诸葛耕南阳,有四十五顷。
生不尺寸增,死不恩泽请。
谨慎蒙主知,感激效驰骋。
衣食无赢财,臣范宜共省。
廿年耗官仓,节缩获禾秉。
丰岁甘薄收,粗粝已多幸。
仰惭古人贤,躬未锄荒梗。
勤力谢农夫,子孙世同井。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诸葛亮为榜样,讲述了一个清廉自律的官员形象。

开头用诸葛亮在南阳种地的典故(历史记载诸葛亮有田产但清廉自持),说这位官员生前不为自己谋一寸土地,死后也不求特殊待遇。他靠谨慎踏实得到君主信任,怀着感恩之心努力工作。

中间部分描写他的清贫生活:没有多余财产,衣服食物都简朴。在官府任职二十年,像农民珍惜粮食一样节省公家开支。即便丰收年景也甘愿少拿俸禄,能吃粗粮就觉得幸运。

最后表达自省:对比古代贤人,惭愧自己没亲自开荒种地。但他用勤政报答农民,希望子孙世代都能与百姓同甘共苦。

全诗核心是"清廉勤政"四个字。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吃粗粮、省开支)和古今对比,塑造出一个不贪不占、心怀百姓的官员形象。最动人的是最后两句,把对农民的感恩落实到行动中,连子孙后代都要延续这种作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