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门无竹旧矣李文饶尝一植之至今寺僧日为平安报其难可知已官舍东堂之北种碧芦以寄意因作长句

青君那肯顾寒乡,试著葭芦拟汶篁。
有若何堪比夫子,虎贲犹想见中郎。
色添新雨帘栊好,声入微风枕簟凉。
他日东堂惭政拙,只将此物当甘棠。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在官舍附近种碧芦(一种芦苇)来寄托情感,并借物抒怀的故事。

前两句说竹子(青君)不肯光顾这寒冷的地方,只好种芦苇来代替竹子。这里用竹子象征高雅品格,暗示环境艰苦,难以培养高尚情操。

中间四句写得特别生动: - 用孔子弟子"有若"比喻芦苇虽普通但也有品格,就像普通人也能有贤者的影子。 - 描写雨后芦苇颜色青翠映得门窗更美,微风吹动芦苇声让枕席更清凉,把普通的芦苇写得很有意境。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作者自谦说将来如果政绩不佳,就把这片芦苇当作"甘棠"(典故指贤臣留下的惠民政绩),表达了自己即使能力有限,也想为百姓做点实事的愿望。

全诗妙在把普通的芦苇写得有情有义,通过种芦苇这件小事,展现了作者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操守、心系百姓的情怀。就像现代人可能在阳台上种盆花来寄托理想一样,古人用种芦苇表达了自己的为官之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