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休公归衡

草履初登南岳船,铜瓶犹贮北山泉。
衡阳旧寺春归晚,门锁寒潭几树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休公)乘船返回衡阳的情景,充满宁静的禅意和淡淡的离愁。

前两句"草履初登南岳船,铜瓶犹贮北山泉"像两个特写镜头:草鞋刚踏上开往衡山的船,铜瓶里还装着北山的清泉。这两个细节既点明休公僧人的身份(草鞋是僧人常穿的,铜瓶是化缘用的),又暗示他带着修行记忆启程。

后两句"衡阳旧寺春归晚,门锁寒潭几树蝉"把镜头转向目的地:休公要回的衡阳古寺,春天来得总是比较晚。寺院门锁着,只有寒潭边的树上传来几声蝉鸣。这里用"门锁"和"蝉鸣"的对比,既写出寺院的清幽,又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淡淡惆怅。

全诗妙在"不说破":不直接写离别之情,而是通过草鞋、铜瓶、锁着的寺门这些具体物件,让读者自己感受那份静谧中的思念。就像一幅水墨画,留白处反而最耐人寻味。诗人用最朴实的语言(草鞋、铜瓶、门锁),营造出最空灵的意境,这正是中国古诗"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魅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