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湖

鸟树压丛云,波光铺塞雪。
迥浸寒无暑,平空晓犹月。
吕父已入周,范蠡未辞越。
扁舟谁与同,浩歌几千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湖景图,透过生动的自然景色,诗人表达了对古人智慧的赞美和对自己心境的描绘。

首句“鸟树压丛云”,描述了鸟儿和树木在云层中的辽阔景象。这里“压丛云”给人感觉是树木和鸟儿仿佛在云层中显得更加茂密和生动,营造了一种生动的视觉感受。

“波光铺塞雪”则是诗人对湖面光线反射的比喻,像是一层覆盖着雪的湖面,波光粼粼。这里运用了“塞雪”来形容波光,使得画面更加具体,富有想象力。

“迥浸寒无暑,平空晓犹月”进一步描绘了湖面的宁静与寒冷,即使在白天也没有热感,而到了清晨,湖面仿佛还笼罩在夜色的余晖中,就像是黎明时分看不到的月亮。这里用“迥浸”来形容湖面的深度和广度,同时通过“平空”和“晓犹月”展现了湖面的清澈与宁静。

接下来,“吕父已入周,范蠡未辞越”用两个历史典故表达了一种人生哲学。吕父指的是吕尚(姜太公),他辅佐了周文王,后来周武王建立周朝,而范蠡则是帮助越王勾践复国的大谋士,但他因不愿长期居高位,选择离开越国,过起了隐居生活。这里诗人可能是在感慨人生的不同选择,既可以追求权力和地位,也可以选择隐居和自由。

最后,“扁舟谁与同,浩歌几千阕”表达了诗人想独自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希望能有同样的人一起分享这份快乐,却不知谁能相伴,同时诗人也希望通过歌唱来表达这种愉悦和自由。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历史典故,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和知音的渴望,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泊名利、沉醉山水的心境。

金君卿

宋饶州浮梁人,字正叔。仁宗庆历间进士。累官知临川、江西提刑、度支郎中。治“五经”,长于《易》。有《易说》、《金氏文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