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北京城内的鲜明对比,充满讽刺意味。
前两句写老百姓住的低矮拥挤的平房(闾阎)沾满泥水(尘湫),而皇宫却高高在上、金碧辉煌。这里用"扑地"形容民房像趴在地上,与"巍峨"的宫殿形成强烈反差。
后两句镜头转到东交民巷(当时外国使馆区),诗人叹息着走过这里,看到外国人的高楼像军营一样戒备森严(刁斗是古代军中打更的器具)。"森严"二字既写建筑风格,也暗指外国势力的嚣张气焰。
全诗通过三组对比:百姓vs皇权、传统建筑vs西洋高楼、民间疾苦vs殖民特权,在短短28字中展现了晚清北京城的畸形面貌。特别是"太息"(深深叹息)二字,道出了知识分子面对国家衰败的无奈与愤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