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龙潭二首 其一

雨夜投村店,瞻星又启行。
鸡声催客子,曙色偪行装。
露湿秋林暗,风清客面凉。
不知江畔客,一苇否曾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雨夜中投宿于村庄,清晨又继续出发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分析:

1. 雨夜投村店,瞻星又启行: - “雨夜投村店”描述了诗人在雨中到达一个村庄并投宿的场景。这里的“投村店”意味着诗人在旅途中遇到了困难,需要暂时休息。 - “瞻星又启行”则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星星后,决定第二天继续前行的决心。这里的“瞻星”可能是指诗人在夜晚看到了星星,这通常象征着希望和指引。

2. 鸡声催客子,曙色逼行装: - “鸡声催客子”形象地描绘了鸡叫的声音,它催促着旅人起床准备出发。这里的“鸡声催客子”反映了诗人在听到鸡鸣声后迅速行动的情景。 - “曙色逼行装”则描述了黎明时分,当曙光渐渐显现时,诗人开始整理行装准备出发。这里的“曙色”指的是黎明时分的阳光,而“逼行装”则强调了诗人急于启程的心情。

3. 露湿秋林暗,风清客面凉: - “露湿秋林暗”描绘了秋天树林中的景色,树叶因露水而显得湿润,整体环境显得有些昏暗。这里的“露湿”和“秋林暗”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 - “风清客面凉”则描述了微风吹拂下,诗人脸上的凉爽感觉。这里的“风清”和“客面凉”共同传达了一种舒适而清新的感觉。

4. 不知江畔客,一苇否曾航: - “不知江畔客”表达了诗人对江边旅人的好奇和疑问。这里的“不知”暗示了诗人对旅人身份的不了解。 - “一苇否曾航”则是一个设问句,询问是否曾经有人使用过芦苇作为船桨来航行。这里的“一苇否曾航”既体现了诗人的好奇心,也展示了他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雨夜投宿、清晨启程的情景,以及他与周围环境的互动,展现了诗人对旅途中遇到的人和事的观察和思考。同时,诗中还融入了自然景观的描述,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和富有画面感。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