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石台寺遇雪

人言十月小春回,谁酿寒云作雪醅。
天女戏抛群玉佩,风姨吹散万解杯。
竹非为米腰皆折,山不因愁发尽皑。
冻合诗肩不成句,六花时入轿窗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十月雪景的奇幻与壮美,语言生动有趣,充满想象力。

开头两句用"小春回"和"雪醅"的比喻,把反常的十月飞雪比作春天提前到来,又把寒云比作酿酒的材料,暗示大自然在酝酿一场惊喜。三、四句更是妙趣横生:把雪花比作天女撒落的玉佩,把风吹雪比作风神打翻的酒杯,让自然现象变成了神仙们的游乐场景。

中间四句通过拟人手法写景:竹子被雪压弯了腰,像是为生计发愁的老人;群山一夜白头,却不是因为忧愁。这些描写既准确捕捉了雪后景物的特征,又赋予它们人的情感,读来亲切有趣。

结尾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感受:寒冷的天气冻僵了诗人的肩膀,让他写不出诗句,但调皮的雪花却不时飘进轿窗来逗他。这个画面既表现了天气的严寒,又以雪花拟人化的"顽皮"冲淡了寒意,让整首诗在轻松幽默中收尾。

全诗最大的特点是把自然现象人格化,用"天女""风姨"等神话形象和拟人手法,把一场普通的雪写得活灵活现,充满童话般的奇幻色彩。诗人没有刻意抒发什么深刻哲理,而是用轻松诙谐的笔调,带领读者欣赏大自然的神奇表演,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丰富的想象力。

梅均

梅均,一名鼎,字叔平,南城(今属江西)人。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进士。历新昌尉(清乾隆《新昌县志》卷九),知南安军,除江西提刑。事见清同治《建昌府志》卷七。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