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亭①

高城顿崇冈,上与白云遇。
昔贤此登临,怀古得佳句。
结亭自何人,岁月更已屡。
古篆仅存名,颓檐飒将仆。
我来访遗踪,环赏惬幽趣。
鸠工扶垫隉,选木换隳蠹。
津梁五道人,悉力愿相赴。
经营未终月,突兀见翚翥。
英英苍梧云,朝莫此屯聚。
时从南山来,倏向高岩去。
去来本无心,虚亭日新故。
因之望故乡,更识亲闱处。
南山互牵情,凭阑目空注(明陈策正德《饶州府志》卷三)。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白云亭的所见所感,通过修复古亭、观云思乡等场景,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珍视和深切的思乡之情。

开头四句写白云亭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底蕴:这座亭子建在高城之上的山岗,与白云相伴,从前贤士登临时曾留下怀古的诗句。这里用"与白云遇"的拟人手法,让景色显得生动。

中间十二句详细描写亭子的破败与修复过程:诗人发现古亭仅存残缺的篆字匾额,屋檐倾斜即将倒塌。他召集工匠用优质木材重修,短短一个月就让亭子重新屹立。这里"鸠工""选木"等词体现了对修复工作的用心,"突兀见翚翥"形容亭子如飞鸟展翅般重现光彩。

接着六句以流动的云朵为意象:苍梧山的云彩早晚在此聚集,时而从南山飘来,忽又飞向高岩。诗人用云的"去来无心"暗喻世事变迁,而亭子虽旧却因云彩的装点日日如新。这里云的动态美与亭的静态美形成对比。

最后四句点明主题:望着云卷云舒,诗人不禁思念起故乡和亲人。南山的景色牵动他的情思,只能倚栏远望。这里的"目空注"传神地刻画出凝望远方时的惆怅神态。

全诗以"白云"为线索,将写景、叙事、抒情自然融合,通过修建古亭和观赏浮云两个场景,既表达了对历史传承的重视,又抒发了游子对家乡的眷恋。语言清新流畅,意象生动,情感真挚动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