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十三首

野花幽草满庭除,生意绵绵接太虚。
独坐空斋无一事,呼童三径乐教锄。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隐居山中的闲适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和悠然自得的乐趣。

前两句写景:院子里长满了野花和青草,生机勃勃的景象仿佛与天空相连。这里用"太虚"(天空)来形容自然界的广阔,野草野花的生命力如此旺盛,似乎要延伸到天边去。

后两句写人:诗人独自坐在空荡的书房里,没有什么烦心事,就叫来书童一起在花园小径上快乐地锄草。这里的"三径"用了典故(汉代蒋诩隐居时只留三条小路与高人往来),暗示诗人隐居的生活状态。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野花杂草不用刻意修剪,想锄草就随意叫书童一起劳作,没有目的性,纯粹享受劳动和自然的乐趣。诗人通过日常小事,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真趣——与自然和谐相处,随心所欲地生活。

蔡格

蔡格(1183~1246)字伯至,号素轩,建阳(今属福建)人。生而颖悟,博览诸经,行高而德厚,学足而望隆,与模、杭、权兄弟自相师友,教诸子侄必遵家庭心学之训。抵邪卫道,与学者讲尽心知性之章,以力抵之,著《至书》以警人,作《广仁》以自励。躬耕不仕,毅然卫道,以振家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