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桃花

垂杨相掩映。
讶红争人面,名标露井。
秾华耐凄冷。
又清明到了,东风吹醒。
蒸霞灿锦。
更谁参、三生悟境。
一任它、遍野漫山,指点春光千顷。
回省。
紫陌红尘,断岸疏篱,飘零是恁。
香梦怯,仙路永。
怅青鸾信杳,飞琼何处,难记瑶池风景。
最销魂、临水亭亭,夕阳描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瑞鹤仙 桃花》用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桃花的美丽与短暂的生命历程,同时暗含人生感慨。

上阕(前半部分)以春日桃花盛开的景象开篇: - 垂柳与桃花相互映衬,人面桃花的典故暗指桃花娇艳动人。"露井"指庭院中的水井,暗示桃花生长在有人烟的地方。 - "秾华耐凄冷"写桃花虽艳丽却能忍耐早春寒意,清明时节东风一吹便绚烂绽放。"蒸霞灿锦"用云霞和锦缎比喻成片桃花的绚烂。 - "三生悟境"借用佛教轮回概念,暗指桃花年复一年开放却难参透生命真谛,只管肆意绽放装点春色。

下阕(后半部分)转入对桃花命运的思考: - "紫陌红尘"指繁华街市,"断岸疏篱"指荒凉之地,暗示桃花无论开在哪里终将凋零飘散。 - "香梦怯"写桃花如短暂易醒的梦,"仙路永"暗指传说中的瑶池仙桃,与现实桃花的易逝形成对比。 - 结尾最精彩:用"临水亭亭"写桃树在水边的孤影,夕阳为它描画轮廓,这个静谧画面承载着对美好事物终将消逝的无限怅惘。

全词明写桃花,暗喻人生。既赞颂了桃花"遍野漫山"的蓬勃生命力,又叹息其"飘零是恁"的无奈结局。最动人的是最后那个夕阳中的剪影,将刹那芳华定格成永恒的艺术画面,让读者在美的享受中自然体会到"好花不常开"的人生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