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
葳蕤苍梧凤,嘹唳白露蝉。羽翰本非匹,结交何独全。
昔君事胡马,余得奉戎旃。携手向沙塞,关河缅幽燕。
芳岁几阳止,白日屡徂迁。功业云台薄,平生玉佩捐。
叹此南归日,犹闻北戍边。代水不可涉,巴江亦潺湲。
揽衣度函谷,衔涕望秦川。蜀门自兹始,云山方浩然。
昔君事胡马,余得奉戎旃。携手向沙塞,关河缅幽燕。
芳岁几阳止,白日屡徂迁。功业云台薄,平生玉佩捐。
叹此南归日,犹闻北戍边。代水不可涉,巴江亦潺湲。
揽衣度函谷,衔涕望秦川。蜀门自兹始,云山方浩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子昂写给友人乔知之的赠别之作,表达了对功业未成、人生漂泊的感慨,以及真挚的友情和思乡之情。
诗的开头用"苍梧凤"和"白露蝉"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比喻自己和友人——凤凰高贵却孤独,秋蝉鸣叫却短暂,暗示两人虽然志趣相投但命运不同。接着回忆当年一起从军边疆的岁月,"携手向沙塞"生动描绘了并肩作战的战友之情。
中间部分抒发人生感慨:时光飞逝("芳岁几阳止"指好年华没几年),功业未建("云台薄"指没能建功立业),连随身玉佩都典当了,可见境遇窘迫。最无奈的是,人已南归故乡,却听说北方战事又起,既不能为国效力,又不能安心归隐。
最后写旅途艰辛:代水、巴江难以渡过,函谷关险要难行,回望秦川(长安一带)不禁落泪。而蜀道才刚刚开始,前路漫漫,云山茫茫,不知归期何时。整首诗将友情、功业、乡愁、旅途之苦融为一体,语言质朴却情感深沉,展现了盛唐文人特有的豪迈与忧郁并存的复杂心境。
陈子昂
陈子昂(公元661~公元702),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射洪市)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存诗共100多首,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组诗《感遇》38首,《蓟丘览古》7首和《登幽州台歌》、《登泽州城北楼宴》等。陈子昂与司马承祯、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