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真正的智慧不在表面功夫,而在内心的觉醒。
前两句说达摩祖师从西方来传法这件事本身不值得夸耀,就像在少林寺揉眼睛硬要看出花来一样——这是讽刺那些执着于形式、刻意追求开悟的人。就像有人拼命想从达摩的故事里找玄机,其实像揉眼睛看幻象一样徒劳。
后两句点破关键:纠结于"得到皮毛"还是"得到精髓"都是瞎较劲。就像非要争论吃包子是皮重要还是馅重要,其实完整的包子才是美味。诗中说的"圆明"就像个完好无损的灯泡,光明本来就在那里,不需要我们刻意去分别或追求。
全诗最妙的是用生活化比喻讲佛法:真正的智慧就像完好灯泡自然发光,既不需要刻意拧亮(少林捏目),也不需要争论光是从灯丝还是玻璃罩来的(得皮得髓)。告诉我们放下执着、回归本心,自然就能看见生命本来的光明。
释如本
释如本,号归云,台城(今河北邯郸西南)人。住抚州疏山寺。为南岳下十六世,灵隐佛海慧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有传。今录诗三十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