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五十三首 其二十
黄河发西昊,下决昆崙峰。
奔流几万里,上与沧溟通。
混混越千载,载清明圣逢。
念哉昔多士,祸已投其中。
精魂竟何诉,事业一朝空。
君子贵知命,胡为罹此凶。
坑儒剪嬴裔,用杰兴炎宗。
所以血未化,唐祚亦随终。
奔流几万里,上与沧溟通。
混混越千载,载清明圣逢。
念哉昔多士,祸已投其中。
精魂竟何诉,事业一朝空。
君子贵知命,胡为罹此凶。
坑儒剪嬴裔,用杰兴炎宗。
所以血未化,唐祚亦随终。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以黄河为引子,借古讽今,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悲剧的反思和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开头四句描绘黄河从昆仑山奔腾而下的壮阔景象,象征历史长河的浩荡。接着笔锋一转,指出千百年来这条"历史长河"中埋葬了多少人才——"念哉昔多士,祸已投其中",那些有才华的人就像被投入黄河一样遭遇不幸,他们的抱负和理想都化为泡影。
中间部分发出沉重质问:为什么君子明明懂得顺应天命的道理,却还是难逃厄运?这里暗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批评统治者摧残人才的行为。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正是因为这些迫害人才的暴行,连唐朝这样的盛世也最终走向衰亡。
全诗通过黄河的意象,把个人命运与历史兴衰联系起来。作者用"血未化"这样强烈的意象,暗示对人才的摧残会给国家带来深重灾难。诗中既有对历史悲剧的痛心,也暗含对当权者善待人才的劝诫,具有深刻的历史警示意义。
周是修
(1354—1402)明江西泰和人,名德,以字行。少孤力学,洪武末举明经,为霍丘县学训导,建文间为衡王府纪善,留京师,预翰林纂修。好荐士,屡陈国家大计。燕兵入京城,自经于应天府学尊经阁。尝辑古今忠节事为《观感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