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灵动的山水画卷,同时寄托了作者对家国天下的美好祝愿。
前四句写景:开篇用"三阳""二室"这些道教术语形容山水的灵秀,说这里本就是天地灵气的标志。随后用霞光如彩衣、云峰似重影的比喻,展现山间云雾缭绕、霞光变幻的瑰丽景象,就像千万件霞光织就的锦衣,层层叠叠的云中山峰。
中间两句更生动:阳光下的泉水像珍珠般闪耀,仿佛遇到了懂珍珠的鲛人(泉客);悬崖上的石壁光滑如镜,连山里的精灵都看腻了自己的倒影。这里用拟人手法,把自然景物写得活灵活现。
最后两句抒情:表达永远希望天地顺应圣明决策(睿算),自己能长伴父母膝下共享天伦的美好愿望。从壮丽山河转到温馨亲情,体现作者既胸怀天下又重视家庭的感情。
全诗就像用文字绘制的青绿山水画:既有大气磅礴的云山雾海,又有精巧生动的泉石细节,最后落笔在人间温情上,让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