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初秋时节诗人卧病在床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萧瑟凄凉的氛围。
开篇"秋阴凄淡"直接点明时节和心境,灰暗的秋色笼罩着重重城墙,诗人虽然住在靠近皇宫的地方,却因病无法外出。这里用"禁营"暗示自己像被囚禁般困在病榻上。
中间四句通过具体景物展现秋意:皇家园林的楼台笼罩在暮色中,远处传来贵族家新排练的音乐声。这些富贵景象与诗人处境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视线转向近处:井边的桃花凋零坠落,树叶飘落惊起水边的孤鸟。残桃、孤鸟都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最后两句直接抒情:看着季节变换万物凋零,病中的诗人更加愁苦。这里用"刘桢"的典故(三国文人刘桢曾卧病漳河之滨),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
全诗妙在将外在秋景与内心愁绪完美融合,通过"隔重城""沉暮影""残桃坠""独鸟惊"等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一个被疾病和秋意双重包围的文人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眼看他人热闹,自己却孤寂无依"的强烈对比,很容易引起现代读者关于疾病、孤独的共鸣。
刘筠
(971—1031)宋大名人,字子仪。真宗咸平元年进士。杨亿试选人校太清楼书,擢第一,以大理评事为秘阁校理,预修图经及《册府元龟》。真宗、仁宗两朝,屡知制诰及知贡举,预修国史。尝拒草丁谓复相位制。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兼龙图阁直学士,终知庐州。工诗,与杨亿时号“杨刘”。与杨亿、钱惟演等合编《西昆酬唱集》,后世称“西昆体”。有《刑法叙略》、《册府应言》、《玉堂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