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枢密话旧作

羸躯苦善病,日与药裹亲。
藉彼参苓功,扶此忧患身。
思君若饥渴,相怜同病人。
余身本蒲柳,宁俟秋风晨。
君诚松柏姿,何患不长春。
容面一若丹,鬓发一若银。
来日安可期,往事曷足陈。
不能罄君罍,奚以浣我尘。
吹笙将鼓瑟,惭余非嘉宾。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位体弱多病的老者与朋友张枢密的谈心之作,字里行间透着真挚的情感和通透的人生感悟。

开篇用"羸躯苦善病"直接道出自己多病的身体状态,像现代人自嘲"药罐子"一样,说自己整天与药材为伴。但他说这些药材(参苓)不仅是治病,更是支撑自己面对生活苦难的力量。这里能看到作者虽病弱却坚韧的生活态度。

中间用"思君若饥渴"的比喻特别生动——想念朋友就像饿肚子的人渴望食物,因为两人都是同病相怜的病友。接着用"蒲柳"自比,说自己像易凋的柳树等不到秋天就会枯萎,而称赞朋友像四季常青的松柏。这种对比既谦虚又真诚,还暗含对朋友健康长寿的祝福。

后段"容面一若丹,鬓发一若银"的描写很有画面感:红润的面容配着银白头发,就像现在说"鹤发童颜"。但作者话锋一转,说未来难以预料,往事也不必多提,有种看透世事的豁达。最后用"吹笙鼓瑟"的典故,谦虚地说自己不够格当贵客,反而更显两人交情的深厚。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承认衰老病痛,却不怨天尤人;珍惜知己情谊,又不刻意煽情。就像两位老人晒着太阳唠家常,字字平淡却句句见真心,让人看到古人友谊的温暖与生命的老而从容。

薛扬祖

薛扬祖(一一四七~一二一九),字元振,庆元(今浙江宁波)人。孝宗淳熙间辟淮东帅司书写机宜文字。调处州司户参军。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知义乌县(清嘉庆《义乌县志》卷八)。嘉定二年(一二○九),权知漳州(《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一三六)。召为大理丞,迁刑部郎中。寻以疾奉祠。十二年卒,年七十三。有《闽志编》三卷,已佚。事见《絜斋集》卷一八《刑部郎中薛公墓志铭》。今录诗三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