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亭分韵得旭字【常建题处】

依微转樵径,更上虞山麓。
閒寻昔人诗,自悟禅房宿。
野木荫花气,幽潭得山绿。
日日空心亭,山僧爱朝旭。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虞山空心亭寻幽访胜的闲适心境,充满自然与禅意的交融。

前两句写诗人沿着若隐若现的樵夫小径,缓步登上虞山。这里用"依微"形容小径的幽深,用"更上"表现攀登的悠然,没有刻意追求速度,而是享受登山的过程。

中间四句是诗的核心意境:诗人在空心亭寻找古人题诗,在禅房过夜时突然领悟禅理。野外的树木投下斑驳树荫,花香浮动;幽深的水潭倒映着苍翠山色。这两句通过"荫"和"得"两个动词,把静态的景物写得生动活泼,让人仿佛能闻到花香、看到波光。

最后两句点出空心亭得名的缘由:山僧最爱在这里欣赏朝阳。一个"爱"字,既写出僧人对自然的亲近,也暗含诗人对这份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全诗通过寻诗、悟禅、赏景的连贯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简单常见的山间景物(小径、野木、幽潭),组合出清新脱俗的意境;通过"寻诗-悟禅-观旭"的行为线索,自然流露出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读来让人仿佛也置身山间,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的闲适与通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