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笛词

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
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夜晚中的小插曲,充满生活趣味和巧妙联想。

前两句像电影镜头:西边楼头挂着明亮的月亮,一阵清亮的笛声突然飘进东边人家。这里用"皎洁""寥亮"两个词,既写出月光的清澈,又表现出笛声的穿透力,让人仿佛能看见月光、听见笛声。

后两句是精彩之处:灯下裁衣服的妇人正专心干活,突然被笛声分了神,结果把要剪的"同心花"图案(象征爱情的传统花纹)误剪成了只有一半。这个意外既让人会心一笑,又暗含深意——笛声的突然闯入,就像生活中不可预料的扰动,让原本完整的计划出现了瑕疵。

全诗妙在三个地方: 1. 用声音打破宁静:安静的月夜被笛声搅动,制造出戏剧性 2. 用误会展现生活:通过裁衣的小失误,呈现普通人家的生活场景 3. 用双关传递情感:"同心一半花"既指实际剪坏的花样,也暗示着某种未完成的圆满,留给读者想象空间

就像我们平时做家务时被突然的消息打扰,结果手忙脚乱出错一样,诗人把这种日常小意外写得既真实又富有诗意。

施肩吾

施肩吾(780-861),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进士,唐睦州分水县桐岘乡(贤德乡)人,字希圣,号东斋,入道后称栖真子。施肩吾是杭州地区第一位状元(杭州孔子文化纪念馆语),他集诗人、道学家、台湾第一个民间开拓者于一身的历史人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