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诗 其三

俯降千仞,仰登天阻。风飘蓬飞,载离寒暑。千仞易陟,天阻可越。

昔我同袍,今永乖别。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艰难险阻中前行的画面,同时表达了对逝去友情的深深怀念。

开头两句“俯降千仞,仰登天阻”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行路的艰难——向下是陡峭的深渊,向上是高不可攀的险峰。这种环境象征人生中遇到的巨大困难。

“风飘蓬飞,载离寒暑”用随风飘荡的蓬草比喻漂泊无定的生活,经历了无数个寒来暑往,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动荡。

接下来笔锋一转:“千仞易陟,天阻可越”,再高的山、再险的路都能征服,但唯独“昔我同袍,今永乖别”——曾经并肩同行的挚友,如今却永远分离。这里用强烈的对比突出人生最大的遗憾:外在的困难可以克服,但失去的情谊却无法挽回。

全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它告诉我们:生活中的艰难险阻终会过去,但某些失去的人和情,会成为心中永远的缺口。这种对友情的珍视和人生无常的感慨,正是打动人心的地方。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