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险峻难行的毛竹山,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人物对比,传递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全诗以"爬山"为主线展开。开头两句用"一重关复一重关,一步难于一步难"直接道出山路险阻,像过关卡一样层层递进,越走越艰难。三四句写山中独特的气候:因为地方偏僻、树林茂密,晴天也感觉潮湿;山太高、风太大,夏天都觉得寒冷。这两句通过反常识的"晴亦湿""夏犹寒",突出了环境的特殊。
五六句是诗中最精彩的对仗句。"断崖云影挂枯树"写视觉:陡峭山崖上,云朵的影子挂在枯树枝头;"劈涧雷声走怒湍"写听觉:山涧里水流湍急,声音像打雷一样震耳。这两句把静止的云影和动态的水声巧妙结合,形成强烈对比。
最后两句突然转向人世感慨:虽然不相信世间的高山会轻易改变("陵欲变"指地形巨变),但山里的樵夫却还认得"旧衣冠"(指传统装束)。这里用"不信"与"偏识"的对比,暗示虽然自然看似永恒,但人世已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只有与世隔绝的山民还保持着旧时模样。
全诗通过爬山的过程,先写自然之险,后转入人世之变,在山水描写中暗含哲理。最妙的是结尾处樵夫的形象,既点出山林的与世隔绝,又暗含对时代变迁的淡淡感伤。
章鉴
隆兴府分宁人,字公秉。以别院省试及第。历任中书舍人、侍左郎官、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等职。度宗咸淳十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次年二月,元兵逼近临安,托故逃遁。三年召还,罢相。寻坐庇护殿帅韩震事,被逐出京,放归田里。性清约,在朝号宽厚,士大夫目为“满朝欢”。有《杭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