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参观张文献公祠时的所见所感。全诗通过祠堂、历史典故和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张文献公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首联"祠堂突兀倚江开,瞻拜空馀海燕哀":祠堂高高地矗立在江边,显得很醒目。作者前来瞻仰祭拜,只看到海燕在哀鸣。这里用"突兀"形容祠堂的高大醒目,"海燕哀"则暗示祠堂的冷清和历史的沧桑感。
颔联"只道主由金镜致,岂知兵为玉环来":这两句用了历史典故。前句说人们以为国家兴衰是因为皇帝是否贤明(金镜象征明君),后句却指出其实战争往往是因为女色(玉环指杨贵妃)引起的。这里暗含对历史教训的感慨。
颈联"文章自昔传徐碣,香火常新傍舜台":前句说张文献公的文章像古代徐陵、庾信的文章一样流传后世(徐碣代指好文章),后句说祠堂的香火一直很旺,靠近舜台(象征贤明政治)。这是对张文献公文学和政治成就的赞美。
尾联"风度依然凭想像,停舟一荐渚蘋回":虽然看不到张文献公本人了,但通过想象仍能感受到他的风采。作者停船在祠堂前,用江边的水草(渚蘋)来祭奠,然后依依不舍地离开。
整首诗通过祠堂的景物描写,穿插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诗中既有对历史的思考,也有对先人风范的追慕,最后以简单的祭奠动作作结,显得含蓄而深情。作者用"海燕哀"、"渚蘋"等自然景物来烘托气氛,使怀古之情更加生动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