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北八景 其七 淡江吼涛

军声十万夜滔滔,蟒甲乘流压怒涛。百戏鱼龙真漫衍,千家阛阓一周遭。

射潮可有钱王弩,捲地何来太白旄。为问荷兰身手好,当时曾控戴山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淡江(今台湾淡水河)夜晚波涛汹涌的壮观景象,并融入了历史典故和英雄气概。全诗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首联"军声十万夜滔滔,蟒甲乘流压怒涛"用军队冲锋的轰鸣声比喻江涛巨响,"蟒甲"(古代战船)在怒涛中前行的画面,既显江流湍急,又暗含战斗气息。

颔联"百戏鱼龙真漫衍,千家阛阓一周遭"转换视角:水中鱼龙翻腾如街头杂耍,沿岸灯火通明的市集环绕江边,动静结合,展现人间烟火与自然奇观的交融。

颈联用两个典故形成对比:"射潮有钱王弩"指五代吴越王钱镠射退潮水的传说,"捲地无太白旄"反用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豪情,暗示如今缺少这般英雄气概。

尾联"为问荷兰身手好,当时曾控戴山鳌"最耐人寻味:表面问荷兰人(曾殖民台湾)是否真有驾驭巨龟(比喻台湾岛)的本事,实则暗讽殖民者当年看似强大,终究难敌自然与历史洪流。

全诗妙在将自然景观(江涛)、市井生活(夜市)、历史典故(钱王射潮)、殖民记忆(荷兰)层层交织,在壮阔画面中藏着对历史的思考。最精彩的是把涛声比作千军万马,又把殖民者比作"控鳌"的妄人,既气势磅礴又暗含批判,展现出中国人面对外族时的文化自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