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江南秋景图,用白描手法将自然与人文巧妙融合。
前四句像一组动态镜头:凉风突然截断雨丝,蜿蜒小路延伸到低矮的船边。溪边小鸟衔着花瓣静静站立,山斑鸠倚着竹林轻声啼叫。"衔花立"和"倚竹啼"两个动作特写,赋予鸟雀拟人化的灵性,让静谧的画面突然生动起来。
后四句转向大场景:古老的菰草染上秋色,野云缠绕着乔木山显得格外清冷。沿着人烟稀少的小路行走,忽然听到不知何处传来的鸡鸣声。结尾的鸡鸣声是点睛之笔,以声音打破视觉画面的沉寂,让人感受到烟火气,形成"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境。
全诗通过"风雨-溪鸟-山鸠-野云-村鸡"的意象链条,由近及远再拉回,在萧瑟秋意中暗藏生机。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细路""古意""野云"等词语,自然流露出旅途中的孤寂感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朱长春
朱长春(1511-?)字大复,浙江乌程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常熟阳信等知县,官刑部主事。著有《朱大复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