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水

背云冲石出深山,浅碧泠泠一带寒。
不独有声流出此,会归沧海助波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从高山流下的小溪,语言简单却充满画面感。

前两句"背云冲石出深山,浅碧泠泠一带寒"就像用摄像机拍下溪流的诞生:溪水从云雾缭绕的深山冲开岩石奔涌而出,清澈的水流泛着淡淡的碧色,整条溪流都透着清凉寒意。这里"泠泠"的水声和"一带寒"的触感,让读者仿佛能听到叮咚水声,感受到溪水的凉意。

后两句"不独有声流出此,会归沧海助波澜"把镜头拉远,展开想象:这条小溪不只是在这里发出悦耳水声,它最终会汇入大海,成为壮阔波澜的一部分。这里用"助波澜"这个动态描写,把微不足道的小溪与浩瀚大海联系起来,形成强烈的对比。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从小溪到大海的视角转换,展现了自然界万物相连的哲理
2. 用"冲""寒""声"等具体感受让景物活起来
3. 通过小溪终入大海的想象,暗喻微小事物也能成就大事的深意

就像我们每个人可能都像这条小溪一样平凡,但只要坚持向前,最终都能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作用。这种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写法,正是古诗常用的智慧表达方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