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无奈。
前两句"佛狸已死北人传,虏马饮江谣故年"讲的是历史变迁:曾经入侵中原的北方游牧首领(佛狸代指异族统治者)已经死去,但北方民族南侵的往事仍在流传;胡人的战马曾饮马长江的传说,至今仍在民间传唱。这里暗示虽然敌人暂时消退,但威胁依然存在。
后两句"只有昭君怨青冢,他时心事付鹍弦"转为个人情感的表达:就像王昭君远嫁匈奴后,只能把满腔幽怨寄托在青冢之中;诗人也将自己忧国忧民的心事,托付给鹍弦(一种乐器)来倾诉。这里用昭君的典故,表达了面对国家困境时的无力感和只能通过艺术抒发郁闷的无奈。
全诗巧妙地将历史典故与现实感慨结合,既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又抒发了个人在时代洪流中的渺小感。语言简洁但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诗人内心的苍凉。
王灼
王灼,字晦叔,号颐堂,四川遂宁人。生卒年不详,据考证可能生于北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年)前后,享年约八十岁。据有关史料记载,其著作现存《颐堂先生文集》和《碧鸡漫志》各五卷,《颐堂词》和《糖霜谱》各一卷,另有佚文十二篇。其成就巨大,被后人誉为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音乐家。王灼的著述涉及诸多领域,在我国文学、音乐、戏曲和科技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