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林宴会之什
好文英主古难齐,宠重词臣意弗低。
睿藻清新刊翠琰,神踪飞动在璇题。
芸签许效蓬莱阁,花槛容模罨画溪。
乐圣朋侪开绮席,爱君诚抱挂金闺。
买臣晚遇知多幸,犬子端忧思转稽。
天地恩私无以报,只将兢慎对芝泥(《翰苑群书》卷上)。
睿藻清新刊翠琰,神踪飞动在璇题。
芸签许效蓬莱阁,花槛容模罨画溪。
乐圣朋侪开绮席,爱君诚抱挂金闺。
买臣晚遇知多幸,犬子端忧思转稽。
天地恩私无以报,只将兢慎对芝泥(《翰苑群书》卷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宫廷宴会的盛况,展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文人才子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开头两句说贤明的君主和才华横溢的文臣难得相遇,君主对文臣的重视让他们倍感荣幸。这里用"好文英主"形容开明的皇帝,"词臣"指有文采的官员。
中间部分生动描写宴会场景:皇帝的诗文清新脱俗,被刻在精美的玉石上;宫殿里的装饰华丽灵动,就像天上的琼楼玉宇。藏书阁像蓬莱仙岛般令人向往,花园里的栏杆倒映在水中,美得像一幅画。这些描写用了"翠琰"(玉石)、"璇题"(华美装饰)、"蓬莱阁"(仙境)等意象,突出宴会的奢华高雅。
接着写宴会中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欢聚一堂,畅饮谈诗。诗人表示自己虽然像古代贤臣朱买臣一样大器晚成,但更担心自己像司马相如(犬子)那样只会写文章而不能为国分忧。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诗人觉得皇恩浩荡无以为报,只能怀着敬畏之心,谨慎地做好自己的工作。"芝泥"指皇帝诏书用的印泥,这里代指朝廷事务。全诗在感恩中透露出文人的责任感和谦逊态度。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华丽的意象再现了宋代宫廷宴会的文化盛况
2. 展现了知识分子既享受荣宠又心怀天下的矛盾心理
3. 在歌功颂德中保持了文人的风骨,不卑不亢
4. 对仗工整,用典自然,体现了宋代宫廷诗的精巧典雅
毕士安
毕士安(938年—1005年11月14日),本名士元,字仁叟,一字舜举。代州云中(今山西大同)人。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进士。宋太宗太平兴国中,为监察御史,出知乾州。宋真宗即位,权知开封府事。咸平中,复为翰林学士,以目疾出知潞州,又入为翰林侍读学士。景德元年(1004年),进吏部侍郎,参知政事,拜平章事。澶渊之战时支持寇准,力主真宗亲征。景德二年(1005年),毕士安去世,年六十八。获赠太傅、中书令,谥号“文简”。有文集三十卷,今已佚。《全宋诗》录有其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