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好(九之六)

安阳好,负郭相君园。绿野移春花自老,平泉醒酒石空存。月馆对风轩。
人选胜,幽径破苔痕。拥砌翠筠侵坐冷,穿亭玉溜落池喧。归意黯重门。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富贵人家的私家园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透露出繁华背后的寂寥和主人内心的失落。

上阕开篇点出这座园林的位置(靠近城郭)和身份(宰相的宅院)。"绿野移春"写园中花草随着季节自然凋零,"平泉醒酒石"借用历史典故,暗示这里曾经是宴饮享乐的场所,如今只剩空荡荡的石头。月光下的馆舍与临风的亭台相对,营造出清冷孤寂的氛围。

下阕从游人的视角继续描写。"幽径破苔痕"说明这里人迹罕至,青苔都长出来了。坐在被翠竹包围的石阶上感到寒意,亭边屋檐的雨水滴落池塘的声响格外清晰。这些细节都在强化园林的冷清。最后"归意黯重门"是词眼,主人看着一道道紧闭的大门,心中充满去意,暗含着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归隐的向往。

全词最妙处在于:表面写园林景致,实则通过"空存""冷""喧""黯"等字眼,处处流露物是人非的感慨。昔日热闹的相府园林,如今成了令人心生退意的地方,这种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0